科学依据
基于严谨的心理学研究和经典理论构建的恋爱占有欲指数评估体系
理论基础
依恋理论 (Attachment Theory)
由Bowlby(1969)和Ainsworth(1978)提出的依恋理论,解释了人们在亲密关系中的行为模式。研究表明,不安全依恋类型与较高的占有欲和嫉妒倾向相关,这为理解恋爱占有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。
国际权威理论
浪漫嫉妒研究
White和Mullen(1989)的浪漫嫉妒三因素模型指出,嫉妒由认知、情感和行为三个成分构成。占有欲是嫉妒的重要表现形式,反映了个体对关系的控制需求和对失去伴侣的恐惧。
循证支持
评估维度
控制欲望
测量个体对伴侣行为的控制倾向和监控程度,包括对社交活动、时间安排的干涉等方面。
嫉妒强度
评估在面对潜在竞争时的嫉妒情绪反应程度,包括情感唤醒水平和持续时间。
情感依赖
测量对伴侣的情感依赖程度,包括自我价值感与关系的关联度、独立生活能力等方面。
关系不安
评估在亲密关系中的不安全感水平,包括对关系稳定性的担忧和对伴侣忠诚的怀疑等方面。